采访和简介
作品和演出评论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个展

我很喜欢了解你在约翰-摩尔斯绘画奖入围展览中的一幅画。 与宝龙相比,我更喜欢 TAG 博物馆。 我喜欢这幅画的美,我认为它的美在于它的奇特。 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灵/情感的产物,而不是物质世界的表征。 一幅强烈的油画。

现在我看到了同一系列中的其他一些画作,我感觉到了你是如何利用人类形象的存在让观众参与到这些画作中的–其实这些画作根本不是在表现人类形象。 人类的存在几乎被排除在外。 这种将 “我们 “边缘化的信息非常有力(你对黑色的使用也证明了这一点)。

群展

李峰 1969 年出生于中国吉林,现居住和工作于中国河南,是一位当代画家和诗人,以其引人注目的布面作品而闻名,他使用丙烯酸、油彩、色粉和混合媒介技术进行创作,并经常在绘画实践中使用拼贴技术。 李峰关注日常生活、语言和生活中充满诗意的讽刺。

就像诗人用文字建构意义的模糊性一样,李峰同样用大量的符号建构发人深省的作品–从长凳、蛋盒或鼓套件等日常物品,到文字、展开的骰子或周期系统结构等语言形式的运用。 然而,在李峰神秘的画面中,这些符号似乎被打上了反思的烙印,失去了平实的特征,进入了存在的境界。 通过这种理性和沉思的方式,这位中国艺术家讨论了不确定性和荒谬性、有形和难以捉摸、物质和精神等概念。

我们会联想到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在对各种材料、风格和主题的实验中,我们会发现一种风格上的异质性,因为艺术家允许自己从风格化的美学转向更具学术性的绘画策略,或者从抽象图案和极简方法转向乡土和大胆的方法–有时甚至是在一幅画中。 李峰的无限技能和创造力直接源于他对新的绘画策略、可能性和局限性的持久好奇心。 这样一来,每一幅画面都蕴含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复杂性,即使它们简单得令人发指,也能从中揭示出新的真相和幻觉。

在出版诗集《受伤的苹果 》(2016 年)之后,李峰过去十年的创作以两个同时进行的系列作品为标志:《凝结已知》(2015-2022 年)和《B 电影》(2014-2023 年)。 在第一幅作品中,艺术家将现实的一瞥和模糊的横截面拼接在一起,反映了李峰不断变化的视角、经验和对我们周围世界的理解–聚焦日常物品,进入禁区,从而发现新的形而上现实,消解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区别。

在后一部作品《B 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活和我们周围现象的亲密而敏感的审视,他通过挑战传统观念来传达个人感受和强烈情绪–想想色情元素,还有象征性的并置。 这两个系列的作品都带有艺术家与生俱来的对人性的热情和对生活的诗意理解。

这位艺术家在其辉煌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各种荣誉和奖项。 2020 年,他入选约翰-摩尔斯绘画奖并在中国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之后又入围 2022 年在中国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的约翰-摩尔斯绘画奖入围展。 2013 年,艺术家入选上海青年美展。 此外,从 2009 年到 2019 年,李峰连续三次入选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美展,并在宁波美术馆、河北博物院和中国美术馆展出。

近期举办的著名个展包括中国郑州的东河艺术空间、中国徐州的郑空间、中国商丘的西皮美术馆、中国开封的影响艺术空间以及中国郑州的艺胜空间。 此外,李峰还参加了在中国北京今日美术馆、中国上海中国美术馆、中国苏州文化艺术中心、韩国首尔 2018 平昌冬奥会等地举办的机构群展。

他的作品被多个国家机构收藏,并在中国和美国的知名画廊展出。 欲了解更多信息和职业情况,请点击此处访问李锋的个人网站。

中国当代画家和诗人李峰以其神秘而多变的布面作品而闻名,他用丙烯酸、油彩、色粉和其他混合媒介技术审视生活中的日常、语言和诗意的讽刺。 李峰 1969 年出生于中国吉林,目前工作和居住在中国河南。在过去十年中,李峰的作品似乎达到了新的高度,为他在中国和国外的辉煌职业生涯增添了更多色彩。 因此,今天我们有幸与这位中国艺术家对话,探讨他的艺术之路、诗歌与视觉艺术之间的关联以及他的最新作品系列。 欢迎收听我们与李锋的对话。

JD:亲爱的李锋,很高兴你能接受 CAI 的采访。 最近怎么样?

LF:亲爱的朱利安-德拉格朗日(Julien Delagrange),有机会接受 CAI 的采访,我深感荣幸。 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最近的工作进展顺利,就像我今天早上所经历的明媚天气一样。

剑南:在我们开始剖析您的作品和最新系列作品之前,我想先谈谈您的背景和教育经历。 你的艺术之路是怎样的?你是如何成为今天的艺术家的?

LF:我出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小镇,一岁时,我们全家踏上了前往南方内陆省份的旅程。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无休止的搬迁,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然而,到了地势平坦、四季分明的华中温带地区后,我终于安定下来,不再跟随父母南下。 与扎根一地的人的稳定性相比,我早年短暂而不确定的生活方式为我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的体验。 但积极的一面也伴随着挑战,特别是在我年轻的时候接受正规教育方面。

幸运的是,一切都逐渐理性地步入正轨。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大学,主修美术。 选择成为一名艺术家的唯一原因就是爱–一种无法形容的爱,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在我的艺术探索和实践中,我发现自己非常欣赏那些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和灵魂、与他们的内在本质产生共鸣的作品。 事实上,我很早就偏离了学校艺术教育的传统教条,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广阔的世界。

剑桥大学出版社:我们的观众主要来自西方世界,您能否谈谈中国文化与西方艺术史之间的共生关系,这也是您艺术实践的灵感来源?

LF:一方面,中国在历史上主要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然而,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保守和封闭。 西北部的崇山峻岭和东南部的汪洋大海等地理屏障,天然地隔绝了它与西方的文化、商业甚至军事交往。

然而,陆上和海上 “丝绸之路 “的建立,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对中东和西方世界遥远国度的固有想象。 中国古代诞生了《山海经》,它展示了神秘的文字,从广阔的全球视角讲述了对整个世界的独特理解。 同样,在《道德经》中,老子从宇宙层面展开论述,探讨了对自然生成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人类逻辑思维的精髓。 中国的大量石窟壁画描绘了中国与印度、中东和西方之间的互动。

另一方面,由于无法接受教科书中对西方历史和文化过于简单化的概念,我私下里一直在研读西方学者撰写的可靠的欧洲文化史书籍,比如奥地利学者斯特凡-茨威格的《昨日世界》。 这是一本由欧洲人撰写的回忆录,涵盖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到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文化和政治方面。 毫无疑问,东西方文明的互动和发展主要是由商业文明的扩张所推动的,尤其是在近代和现代。

然而,有必要强调的是,东西方的概念主要是政治性的,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地理区域。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完全赞同东方和西方的概念。 我相信世界本来就是统一的。 我的艺术创作实践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我试图通过不同的阶段来寻找和构建自己的身份。

李峰和刘易斯-比格斯(Lewis Biggs)在中国上海宝龙美术馆的活动。

剑南:除了画家,你还是诗人。 能否请您谈谈您的诗歌创作,以及它与您作为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

LF:大学毕业后,我离开家乡到另一个省工作。 在此期间,我开始尝试诗歌写作,这是一种文字艺术形式,与绘画不同,但更适合我。 诗歌写作与绘画之间的本质是相通的。 它为我提供了一种额外的艺术表达方式。 2006 年,我的个人诗集《受伤的苹果》(第一版)出版后,我唯一的苦恼就是诗歌的英文翻译问题(因为我一直认为诗歌是不可翻译的)。 不过,现在高科技的进步让我看到了希望。

剑桥大学出版社:你认为绘画和诗歌是天生的盟友吗? 对你来说,两者之间的哪些关联性最强烈?

LF:事实上,我不认为绘画和诗歌是同盟。 他们只是邻居。 此外,绘画不需要翻译,而字与字之间存在着自然而显著的差距。 它们之间唯一的联系是,绘画和诗歌都是通用语言。

剑桥大学出版社:作为画家,你的艺术实践具有强烈的风格异质性。 早些时候在 CAI,我们提到您的作品是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的得意门生,使用了大量的符号和各种技巧。 您如何看待自己对新题材、新技术和新系列作品的不断探索?

LF:物有千面,我试图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来呈现不同的表情。 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系列的作品,但我会通过沉思来过滤这些探索性的成果,选出更适合自己道路的作品。

剑桥大学出版社:除了视觉表面,你的作品还讨论日常物品,对绘画中语言的使用情有独钟,似乎还带有反省和对整个人生的存在感。 您拍摄照片的出发点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有预谋的创作过程,还是相当直观?

LF:我每次进入创作状态,往往是因为某个点刺激了我的大脑和神经;当然,直觉是第一位的。 然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直觉和激情。

剑桥大学出版社:两个同时进行的重要系列是《凝结已知》(2015-2022 年) 和《B 电影》(2014-2023 年)。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两个系列?

LF:这两个系列的作品源自统一的创作,都属于纯绘画占主导地位的作品:一个热情奔放,一个沉稳凝练。 随着年龄的增长,艺术家对事物的看法会逐渐成熟,他们的艺术风格也会倾向于简约主义。 浓缩已知》部分的设计元素让人联想到说明书,尺寸一般较小。 而《B 级片》系列则承载着我对世界与生俱来的热情和对人性的深深迷恋。

JD:这两个系列之间有什么关系? 它们有哪些不同或相似之处?

LF: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但这两个系列都是我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对事物的情感表达。 打个比方,一个像诗歌,另一个像俳句(最初来自日本的短诗)。

JD: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尤其是在你的祖国,你取得了一些巨大的成功。 事后看来,您最引以为豪的展览,甚至是单件作品是什么?

LF: 我曾经为入选某些展览而感到自豪,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 不过,在我的所有作品中,也有几部让我感到满意和珍惜的作品,比如《冒险之旅》。 这是我从脚伤中完全康复后创作的第一件作品,仿佛是几个月来积累的能量的集中释放。

剑桥大学出版社:除了艺术家和诗人,您还担任过教师、策展人和艺术总监。 它对您的艺术实践有何影响或启发?

LF:确切地说,教学工作更适合我。 我的一些诗歌创作灵感就来源于这部分生活。 在社会上兼职从事策展工作,让我与他人和社会有了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就像一座桥梁。 作为艺术总监,我可以从客观的角度观察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这对我重新评估自己的艺术道路有很大的启发。

剑桥大学出版社:最后,我们对下一步有何期待?

LF:今年,我想和上海的朋友们合作,在郑州举办一次群展,展出画家和雕塑家的作品。 明年,我计划在郑州和香港举办个展。 同时,我也在不断探索西方的艺术世界。 我得承认,欧洲艺术界同行的氛围和专业水平仍然令我钦佩。 因此,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剑龙:非常感谢你的精彩对话。 CAI 将继续密切关注您的动态;希望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能再次相遇。

LF:不客气。 在人生旅途中,人们可以满怀希望地生活,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促进合作。 我也祝愿你和 CAI 一切顺利。